http://goo.gl/aifZ8l

伊能靜高齡產女,術後傷口卻發炎化膿。圖/摘自伊能靜微博 分享 facebook 伊能靜赴美剖腹產生下女兒「小米粒」後,腹部傷口慘遭細菌感染,她在微博發文指責美國醫師是庸醫。國內醫師表示,剖腹產術後傷口化膿並不罕見,機率雖不到2%,但每100人仍有1人可能感染,且非全然是醫療因素,可能是產程太長、破水太久、母親體質等引起。伊能靜表示,她生完孩子一周後,發現腹部傷口裂開,回醫院檢查,為她接生的醫師卻認為只要貼美容膠帶和吃抗生素就好,但沒多久傷口惡化、發出異味,醫師卻說沒事,她趕緊換另一名醫師診治,傷口確實嚴重感染,再次接受開刀手術清創。她指責前一名醫師是庸醫,開的抗生素根本沒效。伊能靜的醫師友人、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鄭丞傑表示,各先進國家在剖腹產術前,也都只為產婦打一支抗生素,事後都由產婦本身抵抗感染,所以術後感染不是個人抵抗力太弱,就是產程太久,接受過量空中落菌,不然就是術後在醫院或在家的傷口照顧出現疏漏等,感染機率約為1%。鄭丞傑說,伊能靜從年輕懷孕時期,就是他的病人,包括伊能靜上一胎小哈利,也是由他介紹去美國生產,但這次小米粒生產他沒有幫到忙。鄭丞傑認為,伊能靜氣的是醫師沒有看出她感染,還拖了一周使傷口發臭。不過他認為,這並不算醫療疏失,不然醫師不會開立抗生素,而是美國醫療制度習慣「保守治療」,等待感染自行痊癒,台灣醫師則習慣從感染初期就積極介入治療,降低嚴重感染機會,醫療處置習慣不同,「若是這樣就怪美醫是庸醫,不太好。」鄭丞傑曾遇過一名高醫畢業生,遠赴美國在哈佛大學擔任教授,因得肝癌在美國接受換肝手術,不久因換肝後感染而死亡。他和同事都認為,若這名教授回台換肝,說不定就不會遭到感染。鄭丞傑說,如果伊能靜能先拍照片傳給他看,也許可以幫伊能靜早一點辨別感染,只可惜遠水就不了近火,希望她多保重身體。
E1BCFB6048892B4C
arrow
arrow

    hhe1561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